-
[轉]蜀山漁樵---細說電木茶盤
2011/4/6
電木茶盤是80年代末由台灣一位蔡姓茶友所發明。
這位蔡先生本人是從事數控加工的,他使用“電木板”為自己加工了一塊茶盤,由於造型簡練大方,使用極其方便,很快在他的朋友圈中傳開。
隨之就在台灣的茶藝領域流行起來。
台灣壺商在90年代初將這種材料制作的茶盤帶入江蘇宜興。由於其不開裂、不傷壺、排水順暢而且容易養護等諸多優勢。很快就受國內壺友的推崇。喜歡喝茶的朋友各行各業的都有,除了極少數相關行業的人比較了解這種材料以及它的性能用途,大多數朋友會對這種材料以及用這種材料制作的茶盤感到陌生。
這篇文字,就是想通過一些介紹讓大家有所了解。
首選說材料。
“電木”是台灣人對於這種材料的稱謂。
其學名為酚醛棉布板。是由棉布浸以加熱融化後的酚醛樹脂經烘幹熱壓而成。
酚醛棉布板在常態下具有良好的電氣性能和機械性能。
廣泛適用於機械、電機、電器設備中作絕緣結構零部件,並可在變壓器油中使用。高等級的酚醛棉布板材適用於制作膠布齒輪軸瓦、導向輪等需要在惡劣環境中使用的精密機械制品零件。
酚醛棉布板作為一種工業絕緣材料。
根據用途的不同也分為若幹個等級。其價格也有很大的差別。
作為我等把這種材料當作茶盤使用的茶客壺友們,應該如何辨別這種材料的品質呢?
首先,看板材中棉布織紗的密度,最高級的棉布板所用的布料接近於絲綢,織紗極其細密均勻,布料也很薄.一塊50毫米厚的板材需要上千張布料疊加在一起。因此價格十分昂貴。
而最差的,其織紗密度幾乎跟編織袋或者麻袋差不多。其價格相應也就廉價很多。
另一種情況,是完全看不到棉布的纖維。這種茶盤可能加工比較精細,
手感也比較光滑,但是它的“塑料感”很重。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紙基”板。
紙基板的茶盤我沒用過,不知道效果會怎樣。
但是我咨詢過台灣的師傅們,他們告訴我:紙基板從工業用途而言,
其電器性能與機械性能都比同級別的棉布板材要低很多。
因此,紙基板材的價格也比棉布板低不少。
基本上最頂級的紙基板材的價格僅僅相當於低等棉布板的價格。
另一個方法是聞:
好的電木茶盤應該是沒有味道的。
而國內某些板材廠家為了降低成本,在板材的壓制過程中使用了舊的酚醛樹脂,俗稱“回收料”。這種回收的酚醛樹脂已經發生了降解反應,會在常溫下持續的大量釋放出氨氣。
大家都知道氨氣屬於刺激性氣體,是很臭的。
國內絕緣材料行業中對這種使用過再回收使用的酚醛樹脂叫做“臭酚”。
可見“臭”是它的一個重要特點,不難分辨。
我們在購買電木茶盤的時候應該注意:新茶盤剛剛開箱或者使用過一段時間的茶盤,用熱水澆到茶盤上的時候,如果茶盤散發出濃烈的臭味,可以斷定是用“臭酚”壓制的板材。“臭”是酚醛樹脂降解導致的。一般不易去除。如果幻想用一段時間味道會消失,那麼未免有些幼稚了。
目前市面上能見到的電木茶盤,“味道”越濃的越便宜。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
畢竟,電木茶盤號稱千年不腐,屬於超級耐用的產品。
正常的使用三五十年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我們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經濟條件盡量選擇用比較好的材料制作的茶盤。
一塊材料地道、工藝精湛、使用便捷而且能對壺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的茶盤
才是大家真正的期待。
接下來,再說說加工工藝:
台灣出產的電木茶盤是在電腦中設計好尺寸並編程輸入數控加工中心,
並且在加工中心中一次完成加工。
加工時間因茶盤的尺寸大小而不同。少則數小時多則一天。
然後就是人工手工拋光和打磨。
加工成本高昂也是導致成品茶盤價格較高的主要原因。
國內生產的有些電木茶盤,為了降低加工成本部分或者全部使用普通銑床靠人工加工,
眾所周知國內人工便宜。但是人工操作導致了國內不少茶盤的產品外觀比較粗糙。
最後說說電木茶盤的優勢:
首先是造型簡練,經久耐看。可能有人會覺得它單調,其實不然。
越是簡潔的東西越能留到最後!
其次是沒有開裂的顧慮,因為材料本身具有一定彈性,不容易傷壺。
這些地球人都知道了。
有一點可能大家沒注意到,電木茶盤上的壺壺無論怎樣頻繁的使用,壺底總是幹燥的。
這源於電木茶盤出色的排水設計。
這個功能保證了壺養出來光澤均勻,不會在壺底留出一圈水印。
也許,這正是電木茶盤受到專業壺商和資深壺友推崇最核心的原因吧。
能想到的我都想到了。不知道是否還遺漏了什麼。
有人說電木養出來會有老紅木的感覺。
我倒覺得這個並不重要,
僅僅是象老紅木,它再怎麼象也比不上真正老紅木的韻味。
和實木的茶盤相比,它不開裂,能保護壺,
已經足夠了!
【轉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8748bd0100lp1x.html 】
評論 (0) | 閱讀 (20738) | 只看圖片 (7) | |